传统与创新的实践者——刘铁奇新中国画“圣荷”系列创作精品观后感

2016-03-08 17:01:44

 

我与刘铁奇先生几年前在文化下乡时相识。当时只知道他十分热爱绘画。不久,他带了自画的两幅牡丹图让我提意见。最初的印象是花画得较鲜活,而茎叶稍差。与许多业余作者一样,画技尚显匠气,更谈不上画风画品如何了。从作品看出,作者缺乏自我审美追求,只能步前人后尘,照猫画虎。没想到一年半以后,铁奇展现在我面前的圣荷系列,让人眼前为之一亮。这真应了那句古话: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“!

铁奇的画可观之处在哪里?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:

一是从立意、笔墨、境界诸方面都注意传统的继承,广泛吸取中国砖雕、木雕、石刻、漆雕、剪纸等民间艺术营养,在探索传统技法的基础上,师古不泥古,大胆注入现代绘画因素,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笔法与画面构成,拓展国画表现空间。他的画作一改画界广泛存在的循循因袭之风,给人以清新、脱俗之感。这种勇于探索、大胆实践的精神是应当鼓励的。

二是铁奇的画在努力探寻自己的艺术语言。这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。个性化的、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,是一个艺术家一生的追求,也是艺术家成功的标志。遗憾的是,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寻及,一生都在重复前人。比如齐白石,他是近现代中国画独树一帜的大师。学齐者遍及海内,可以千、万计,但以齐为师又能创造出自己艺术语言的可谓凤毛麟角。画技再高,却找不到自己的艺术语言,最终还是难成大家。铁奇的画,在技法及艺术形象的创造上虽仍显生涩,但他的从艺之路已经有了一个令人欣喜的起点,只要继续坚持、探索下去,不为时风所动、力排俗议干扰,一定会逐渐成熟起来,在中国画创作上有一番大作为。

三是铁奇先生生于农村,长年工作在乡间,农民的质朴与民俗的淳厚是他天然的艺术营养之源,加之其为人谦和,善于学习,广视听、深钻研,立志高远,表现在画面上则是大俗大雅、大开大合,以画写心,意到笔到。他十分重视对观众的关照,将自身创作的感受通过画作叩开观者心扉,力求创作主体与客体二者审美之共鸣。这种对社会负责任的创作态度应是其成功的要诀之一。

铁奇先生约我为他的第一本画集作序,仅凭观画之后的感受写了上面的话,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?

武春河   

201174

(作者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成员、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、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会长。)

刘铁奇

刘铁奇,艺名铁骑,字大可,斋号丹青山房,1961年4月3日生于北京,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干部学习班,2009年进修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,2014年进修于清华美院高研班,师从钱绍武、戴泽、崔子强、石齐、李志向等书画大家,受益于孙克、王明明、张立辰、程大利、杨琪、胡勃、邢少臣、田黎明、李小可、王培东、王文芳、袁武、史国良、郭宝君、买鸿钧、陈鹏、姚大伍、南海岩、莫晓松、彭利铭、高信峰等著名教授。 职称与任职情况:现为一级书画师职称,现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,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,中国能源集团联盟书画院副院长兼北京分院院长,中国主题性花鸟画创作研究会会员,中华书画学会副主席,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副院长,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,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,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委员,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。 本人获得的其他荣誉:近40年来,主攻中国画创作,擅长花鸟兼山水人物。其中1978年代表作《风景》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并被收藏。1978年和1979年代表作《欣欣向荣》、《槽头兴旺》入展中国美术馆并被收藏。 2007年8月《芙蓉花》获“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”全国书画联展三等奖;2007年9月《碧玉图》获首届“中国画、画家乡”全国美术大赛二等奖;2007年9月《荷花》获“中华颂”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;2007年10月《留得清气满乾坤》获第四届“金鼎奖”全国美术大奖赛金奖。 2008年《牡丹图》参加首届中国书画研究院提名展,发表于中国书画报;2008年10月作品《春韵图》获“状元杯”国际书画大奖赛状元奖。 2009年作品《独立东风看牡丹》参加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,获特等奖。 2010年7月作品《圣荷塘》参加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作品展;2010年9月参加民革中央举办的“感恩江苏情系绵竹”活动,作品《牡丹》被绵竹市博物馆收藏。 2011年8月作品《吹落桃花放牡丹》获第三届“亚欧杯”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金奖。 2012年2月作品《圣荷》参加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“2012迎新春美术作品展播”活动;2012年11月作品《入门唯觉一庭香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一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3年8月作品《秋韵图》入选北京市文化局、民政局、妇联“我的北京我的家——第七届北京家庭才艺大赛”非舞台类优秀作品展;2013年10月作品《璀璨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4年11月作品《山杏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5年3月作品《梦秋》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主办,大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展。 2015年9月作品《夏幽图》入选中国美协“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。 编辑出版著作:2011年7月,由中国时代艺术出版社,出版《刘铁奇新中国画作品集》;2013年9月,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,出版《中国画名家作品集:刘铁奇写意花鸟》;并有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社区报》、《投资时报》、《国画经典》、《中国书画交易中心专刊》、《中国诗书画报》、《房山报》、《翰墨千秋》手机平台等报刊及电子商务作专栏刊载介绍。

更多+简介
    刘铁奇,艺名铁骑,字大可,斋号丹青山房,1961年4月3日生于北京,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干部学习班,2009年进修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,2014年进修于清华美院高研班,师从钱绍武、戴泽、崔子强、石齐、李志向等书画大家,受益于孙克、王明明、张立辰、程大利、杨琪、胡勃、邢少臣、田黎明、李小可、王培东、王文芳、袁武、史国良、郭宝君、买鸿钧、陈鹏、姚大伍、南海岩、莫晓松、彭利铭、高信峰等著名教授。 职称与任职情况:现为一级书画师职称,现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,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,中国能源集团联盟书画院副院长兼北京分院院长,中国主题性花鸟画创作研究会会员,中华书画学会副主席,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副院长,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,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,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委员,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。 本人获得的其他荣誉:近40年来,主攻中国画创作,擅长花鸟兼山水人物。其中1978年代表作《风景》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并被收藏。1978年和1979年代表作《欣欣向荣》、《槽头兴旺》入展中国美术馆并被收藏。 2007年8月《芙蓉花》获“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”全国书画联展三等奖;2007年9月《碧玉图》获首届“中国画、画家乡”全国美术大赛二等奖;2007年9月《荷花》获“中华颂”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;2007年10月《留得清气满乾坤》获第四届“金鼎奖”全国美术大奖赛金奖。 2008年《牡丹图》参加首届中国书画研究院提名展,发表于中国书画报;2008年10月作品《春韵图》获“状元杯”国际书画大奖赛状元奖。 2009年作品《独立东风看牡丹》参加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,获特等奖。 2010年7月作品《圣荷塘》参加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作品展;2010年9月参加民革中央举办的“感恩江苏情系绵竹”活动,作品《牡丹》被绵竹市博物馆收藏。 2011年8月作品《吹落桃花放牡丹》获第三届“亚欧杯”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金奖。 2012年2月作品《圣荷》参加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“2012迎新春美术作品展播”活动;2012年11月作品《入门唯觉一庭香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一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3年8月作品《秋韵图》入选北京市文化局、民政局、妇联“我的北京我的家——第七届北京家庭才艺大赛”非舞台类优秀作品展;2013年10月作品《璀璨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4年11月作品《山杏》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。 2015年3月作品《梦秋》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主办,大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展。 2015年9月作品《夏幽图》入选中国美协“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。 编辑出版著作:2011年7月,由中国时代艺术出版社,出版《刘铁奇新中国画作品集》;2013年9月,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,出版《中国画名家作品集:刘铁奇写意花鸟》;并有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社区报》、《投资时报》、《国画经典》、《中国书画交易中心专刊》、《中国诗书画报》、《房山报》、《翰墨千秋》手机平台等报刊及电子商务作专栏刊载介绍。

更多+作品评论